如果要選擇一款合適的CPU,,那么首先要了解CPU后綴的意思,否則很容易導致安裝后無法點亮或者浪費錢,。今天工匠就給大家介紹一下Intel和AMD的后綴分別代表什么,。
英特爾:
除了安騰、智能,、特定嵌入式領域等相對非主流的平臺,,常見的英特爾處理器如下:
定位經濟型家用和商用:賽揚和奔騰。
定位入門級家用電腦:酷睿i3(酷睿)
定位主流家庭:酷睿i5(酷睿)
定位高性能家庭:酷睿i7(酷睿)
定位發(fā)燒級家用:酷睿i9(酷睿)
商用,、工作站和服務器的定位:至強,。
在此之前,賽揚,、奔騰,、i3、至強都是雙定位產品,,可以滿足普通家庭的需求,,也可以用于服務器市場。最全能的是至強系列,,從高到低什么都有,,但低一級需要奔騰,賽揚,,i3來補充,。
接下來是處理器前綴和后綴的解釋。
無后綴i5-12400這是自帶核顯的標準型號,不需要顯卡就可以開機,,不能超頻,。
后綴F i5-12400F這是上述標準機型的核顯版,需要獨立顯卡開機,,不支持超頻,。
后綴K i5-12600K,可以用Z系列主板超頻,,自帶核顯,。
后綴KS i9-12900KS,一般是上述K版的高頻特別版,,特征相同但頻率構成更高,。
不尋常:
后綴T5-12400t,代表處理器低功耗低發(fā)熱,,一般比標準版弱,。
后綴E i5-12500E一般用于專業(yè)嵌入式系統(tǒng)。
后綴X i9-10920X這款處理器是旗艦平臺X299處理器,,不會正常使用,,性能極強,價格較高,。
后綴XE i9-10980XE搭載X處理器的至尊版性價比更高,。
從最近幾代英特爾處理器來看,后綴在逐漸減少,。比如除了較早代表低功耗的T和S,,R(R(BGA封裝)的第五代處理器,C(無鎖頻的第五代桌面處理器)都是歷史的撕裂,。
日常使用中知道F,,K,KF的基本就夠了,,常見的基本就是這幾款和不帶后綴的標準版,。
AMD:
進入銳龍時代以來,AMD放棄了閃龍,、驍龍,、龍浩、龍軒,、FX等系列目前AMD的主流處理器如下:
定位經濟型家用:速龍和A系列APU,。
定位入門級家用:銳龍R3(銳龍R3)
定位主流家用:銳龍R5(銳龍R5)
定位高性能家用:銳龍R7(銳龍R7)
定位發(fā)燒級家用:銳龍R9(銳龍9)和Threadripper,。
用于定位工作站和服務器:EPYC,。
在這幾種中,APU就是目前依然常見的A4、A6,、A8,、A10、A12處理器,,屬于歷史上一流的模塊化架構處理器,。它主打高性能核顯,但是CPU本身的性能就很尷尬,。
AMD的thread ripper更喜歡商業(yè)設計和渲染,,而不是游戲,綜合水平遠高于i9系列,。
后綴解釋:
后綴G: R5-5600g代表銳龍?zhí)幚砥?俗稱APU),,自帶核顯,無需顯卡即可開機,。
無后綴:R5-5600標準的銳龍?zhí)幚砥?不帶核顯),。
后綴X: R5-5600X頻率在標準型號上有所提升(無核顯示)。
后綴XT: R9-3900XT頻率在X(無核顯示)的基礎上增加,。
后置標準X3D: R7-5800x3D采用AMD 3D-Vach技術作為大緩存版本,。
后綴GE:速龍200 GE:低功耗自帶核顯版本。
后綴X:螺紋開膛手3960x:所有螺紋開膛手都有后綴X,。
后綴WX:螺紋開膛手2970WX:這是之前老款螺紋開膛手的后綴,。
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,AMD其實只需要區(qū)分后綴G就可以了,,因為它是唯一自帶核顯和APU的機型(其他不帶G的機型都是核顯,,需要配個顯卡才能開機)。
x系列都是原機型的增強高頻版本,,所以辨識度其實還是不錯的,。其他后綴大多不常見,不需要過多理解,。即使是增強版也不代表能超頻很多,。其實大部分都是廠灰高頻版。
官方微信
TOP